皇太极在大青山苦苦等待,陈奇瑜率领两万大军来到京城五十里处,周遇吉得到消息后即刻撤兵,留下两万大军护卫凉山大本营后亲率两万大军一路南下攻入山东。
皇城朱由检对懿安皇后唆使勇卫营将领兵变之事龙颜大怒,懿安皇后软禁后宫不得圣旨不许出宫半步,卢九德、黄德功下狱问罪,太子朱慈烺回东宫禁足思过。
另一边远在襄阳围剿张献忠的卢像升也带领两万大军前来京城,本来卢像升接到密旨不必来京城的,但是他听说朝廷要和满清议和瞬间怒了,后来又听到议和停止,卢像升更急了,不顾密旨直接率领大军来到京城,他知道八旗要入关了,京城可比围剿张献忠更重要。
卢像升离开后不久,朝廷内阁新任命接替卢像升的五省总理大臣熊文灿继续围剿张献忠,朱由检不知道熊文灿是什么人,因为是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王应熊、洪承畴等人一致推荐所以大手一挥准!
可是这货哪会带兵啊,标准的嘴炮,带兵不行那就劝降呗。
令熊文灿意外的是张献忠还真降了,可是熊文灿这个货也是个庸人,没有夺取张献忠的兵权直接命令张献忠率领本部人马驻守湖北谷城县。
张献忠此撩摇身一变成了官军,更要命的是熊文灿的捷报在前往京城的路上被一群山贼土匪给抢了,所以朝廷对于张献忠的处置一直没下来,那是因为朝廷根本不知道张献忠投降的消息,一切都是熊文灿在前方做主,要是让朱由检知道张献忠投降了,那肯定一个字:“斩!”。
先把张献忠此撩斩了再说,免得他以后建立大西国当皇帝。
大明京城,朱由检这些日子总是心神恍惚,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了,奈何历史学的不好,知道八旗兵要入关了,可是不知道皇太极这货从哪里进来啊,他更加没注意的是张献忠投降了,朱由检以为历史发生了变化,张献忠应该进不了四川会被困死在湖广一带,事实也是如此,张献忠确实被困住了,没办法的张献忠使出绝招“投降”。
现在的朱由检没有心情管张献忠,他要对付皇太极,为了防备八旗兵的劫掠,朱由检命令陈奇瑜的两万人驻守京城外围,调卢像升为宣大总督负责防守宣化、大同一线。
卢像升本部两万人加上宣大的兵力共计八万大军,在卢像升看来八万人也无法阻挡建掳,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有胜算。跟历史上一样,宣大的监军就是死太监高起潜。
朱由检不知道如果继续下去,卢像升的命运堪忧。
“大伴!皇太极要入关了,朕想动用烈焰军打一场,你有什么办法吗?”躺在暖床上的朱由检问着自己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
“启禀陛下!烈焰军所部不宜调动,现周遇吉已亲率两万大军进入山东,凉山留守之军只剩两万,他们的背后可是有近二十万军属,一旦凉山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嗯!还是猥琐发育吧!反正时间还多。”
听完王承恩的话,朱由检也觉得不能动烈焰军,烈焰军虽然精锐,但是毕竟还没有脱去反贼的衣服,现在不仅要防备八旗、还要防着想浑水摸鱼立功的大明军队,两万人不能动,必须留守大本营。
否则一旦被人攻入凉山,凉山的一切将不再是秘密。
不说别人就说左良玉和贺人龙两个人,一旦让他们知道凉山没有军队驻守,只剩下二十万老百姓,他们两个肯定会进攻凉山,既避免了和建掳交战又能立功,何乐不为呢。
就在朱由检紧张准备应对皇太极入关时,在蒙古大青山的皇太极已经等了三个月了,大明朝廷一直未下达国书,此时的皇太极无比愤怒,感觉自己被耍了。
五万大军停在这里三个月,吃喝拉撒都是银子啊!
愤怒的皇太极再也不等了,不和谈是吗?行!那就打!召集众将入龙帐,皇太极要开战了。
“多尔衮!朕命你统帅正黄、镶黄两旗五千勇士及一万五千汉八旗共两万大军从喜峰口长城关隘入关,朕亲率三万八旗勇士从强子岭入关,入关后大军在通州会师!”
皇太极在龙帐内指着舆图上的通州大声下达命令,从皇太极的声音不难听出,此时的皇太极很愤怒。
“臣弟领命!”
多尔衮领旨后出营调集两万大军一路挨着长城走,直扑喜峰口。
同一时间,皇太极也率领三万大军来到强子岭,三万人漫山遍野的爬,爬了足足三天三夜才来到强子岭,来了一看,既然没有明军把守。
强子岭位于密云县东部,地势非常险要,这样的地方不可能没有人防守,为什么会出现没人防守,只能怪蓟辽总督吴阿衡,这货正在密云县陪监军太监喝酒呢。
而负责防守强子岭的总兵吴国俊也因为总督吴阿衡的命令跑到密云县来陪酒,总兵都喝酒去了,手底下那些兵谁还防守强子岭,纷纷下山来到密云县吃喝玩乐。
当皇太极确定强子岭确实没有明军防守而不是明军的阴谋后,瞬间大喜,一声令下拆了强子岭的长城之后带领三万大军攻入密云县。
总兵吴国俊得到消息后,酒醒了一大半急忙召集将士和皇太极干仗,一群醉汉哪里是八旗兵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全歼,吴国俊战死。
蓟辽总督吴阿衡也死于乱军之中。
密云失陷,消息还没传到京城,紧接着多尔衮的两万大军也从喜峰口入关,一路攻下河北的迁安府、丰润府,建掳两路大军高歌猛进势不可挡半月后在通州会师。
大明朝堂瞬间哗然,朱由检也惊呆了,曾经只是听说过满清多么牛批,这尼玛也太牛批了吧!大明的军队都是猪吗?既然没有人能挡住建掳的脚步,让他们轻轻松松在通州会师。
“建虏五万入关,今若之何?”朝会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已经不想和嘴炮废话了,你们不是主战吗?来啊!现在人家打过来了,说话啊,怎么办啊。
朱由检虽然历史学的不好,但还是知道皇太极从来没有攻入过京城,大明是亡在李自成手里的,所以他也不是很急,就是生气。
看着一群嘴炮就气不打一处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次建掳入关有两处攻击目标,一:京城;二:南下劫掠,依臣之愚见,建掳南下的可能很大,如今他们在通州集结,如果南下势必要进攻大同宣化一线,陛下只需下旨卢总督严防死守即可。”
兵部尚书杨嗣昌出班道,因为议和之事,杨嗣昌已经成了满朝的公敌,标准的孤臣,很孤独。
“嗯!爱卿言之有理,就照爱卿之言,令卢爱卿严守宣大一线。”
杨嗣昌刚要退回队列,朱由检突然大声道:“哎!不对,不对!”
满朝文武都被朱由检的变化弄得目瞪口呆,朱由检大哥虽然历史学的不好,但是历史小说没少看,尤其是明末这段,最近总是心神不宁的他此刻想到了什么,那就是卢像升要完犊子了。
“陛下,什么不对?”温体仁出班道,因为议和一事,朱由检生他气,圣宠一落千丈,甚至比不过杨嗣昌了,他现在也是挺郁闷。
“传旨陈奇瑜将手里的重骑兵派出支援卢卿,另严旨高起潜不得干涉卢爱卿军事部署,违者斩!”
就在刚刚,朱由检小心的询问大伴王承恩,宣大的监军是谁,得知是高起潜后,冷汗直流,还好!还好!来得及。
高起潜不仅是个监军太监,同时深得曾经那个朱由检的信任,更加和杨嗣昌好的穿一条裤子,两人都是主和派,在宣大高起潜一直和卢像升不对付,暗地里一直较着劲呢。
而卢像升因为高起潜深受朱由检信任也不好发作。
朝会结束,陈奇瑜军营内何五得到命令后,率领三千重骑兵奔赴宣大一线,这将是烈焰军第一次和建掳交锋。
何五的骑兵护卫着传达圣旨的天使还在路上,宣大总督府,卢像升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开战了。
“诸位,要想战胜建掳大军,守城则死,出战则生,所以只能远程奔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尔等即刻回归营地,集合所有战马挑选精锐士卒前来总督府,本督将亲率奇兵袭击敌营,当看到本督发出天花信号弹时,尔等立即出城迎敌。”
“是!”一众参将、游击大声应是后,走出总督府集合全军所有战马和骑兵送至总督府。
卢像升的战术很简单,亲自率领一支骑兵也是奇兵出城后绕道皇太极营地后方,突然攻杀建掳大军,建掳大军必然猝不及防,肯定会大乱,到那时宣大一线八万大军全线发起进攻,建掳不败也肯定损失惨重只能撤军。
历史上的卢像升就是这样做的,奇袭也成功了的,八旗兵确实大乱了的,可是说好的宣大一线全军攻击没有发起,后续大军没有跟上节奏,卢像升眼看八旗兵反应过来后向着自己包抄而来,不得已下令撤兵,全军返回宣大,回来后才发现是高起潜下令所有人不得出战,卢像升那个恨啊!恨不得撕烂这个太监,不得已上书崇祯皇帝说和高起潜不和,请求分兵,崇祯既然同意了,于是分兵作战,卢像升最后在巨鹿县被八旗兵团团包围,高起潜既然见死不救,就看着卢像升战死。
高起潜得知卢像升的作战意图后,看着眼前的一众参将、游击冷笑一声道:“哼!奇袭这么容易成功?那建掳是纸糊的不成?咱家看他就是找死,告诉你们啊,可别跟着他一起出去送死,明白吗?”
“是!末将永远追随监军大人。”
“末将也是!他卢像升算个屁。”
“哈哈…”高起潜得意满满的哈哈大笑。
第二日,卢像升率领全军所有骑兵共计两千骑,出城后一路向东绕过皇太极大营,两日后来到通州皇太极大营后方。
何五的重骑兵也正在接近宣化,通州大战即将暴发,烈焰军面对建掳的第一战即将开打。